99久久无码免费国产_久久精品国产在热99_久久久无码免费视频_亚洲最新久久天堂网

導入數(shù)據(jù)...
九宗書院與 遂寧一中
時間:2023-09-28 00:00:00   來源:四川省遂寧市第一中學校   查看:2121
九宗書院與 遂寧一中
 
     
       張九宗,生卒年不詳,遂寧人。自幼聰穎好學,文思過人。唐德宗貞元元年(785)刺史喬琳建立學宮,九宗入學讀書,成績優(yōu)異,深得喬琳賞識。貞元十一年(795)九宗中進士。出任戎州(今四川宜賓)刺史,注意民風,著重教化,治理有方,政績顯著。后歷任同州(今陜西大荔縣等地)、華州(今陜西華縣)、普州(今四川安岳)、遂州(今四川遂寧)、邛州(今四川邛崍)等五州刺史,兼御史大夫。后持節(jié)封侯,歸典鄉(xiāng)郡。九宗長于文學,字畫遒勁,遂寧寺觀碑銘多為其撰、書。
       九宗書院,位于四川遂寧城南。又名書臺書院。書臺山位于遂寧城南一里文廟 (今遂寧一中)之后,右靠金魚山,左鄰船山,兩山侍衛(wèi)如筆架。山麓為唐代張九宗讀書處,其遺址已成渠河。唐貞元初刺史喬琳創(chuàng)學宮于城南(現(xiàn)遂寧一中處),后三十年張九宗在任遂州刺史時,見遂寧學宮廢圯,于是致力恢復,就其址建書院。故名。張講學其中,親植柏樟,大力提倡教育,“遂寧文學自九宗倡”。為興建學校培養(yǎng)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。從此遂寧文風日盛,奠定文化發(fā)展的基礎(chǔ)。后世的遂寧縣學,即九宗書院遺址。張九宗書院最初以個人讀書治學為主,后成了半官半民的教育中心。后毀于五代末孟知祥之亂。嘉泰二年(1202)轉(zhuǎn)運史王勛、知州趙善宣遷建于書臺山麓,易名“書臺”。有宋一代,培養(yǎng)弟子約800余名。唐、宋迄元,擢第者為蜀書院之冠。明洪武四年(1371)松江儒士錢恕知遂寧,與州同陳善授捐俸重修。延名師訓誨諸生。朔望親到書院講學并加勸賞。崇禎末毀于兵火。乾隆四十三年(1778)舉人席有源、李晉陽集資呈準知府汪世椿,仍于書臺山舊址重建,將書院搬遷到書臺山下學宮的右邊,更名為“書臺書院”。講堂名“擷秀”,廳堂匾“學山”,書齋7間東名“明志”,西為“致遠”。后漸傾圮。嘉慶十八年(1813)邑人捐資重修。道光二十八年(1848)知縣鳴謙再次補修,到這年九月共經(jīng)過一年多時間始告成。鳴謙應邦人之請寫了《重建書臺書院序》以記其事。在序中,鳴謙對書院的景觀作了生動具體的描寫:“駢田宏廠,水土清華,面野背城,亦城亦郭。嵐氣山光,挹于檐際,晨鐘暮鼓,接于庭除。無近市之喧囂,有談經(jīng)之勝地。居其中者,心爽神豁,上下千古。敦詩書,說禮樂,淵淵乎,洋洋乎,金石之聲盈耳……。”并在總結(jié)了前人經(jīng)驗的基礎(chǔ)上提出了“明體達用,卓然為當代偉器,詡文明,助化導”教育思想。
       書臺書院于1905年與學宮合并,建立縣高等小學堂,開辦新學,后來更名為遂寧一中, 1983年經(jīng)省教廳批準辦成高完中,1985年建市后是市直屬重點中學。為遂寧的教育事業(yè)建立了不朽的功勛。
       以與一中有淵源的歷史文化名人命名教學樓主樓,充分利用了獨到的資源,深入挖掘了遂寧一中的文化底蘊,宣傳了學校,凸顯了亮點,將增強師生的自豪感,達到鼓勵學生向先賢學習,詡文明,助化導,古為今用,知書達理,鑄為偉器。故名。

編輯:本站原創(chuàng)

 
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
歡迎訪問四川省遂寧市第一中學校!